我公司生產的聚氨酯填料,是由聚氨酯海綿改性后制成的海綿多孔狀填料,通過聚氨酯材料與納米粒子的復合,改善了聚氨酯海綿的力學性能、化學穩定性能、抗老化性能等。
我公司生產的聚氨酯填料具有反應性功能基,活性基團可與微生物肽鏈氨基酸殘基作用,形成離子鍵結合或共價鍵結合,將微生物和酶固定在載體上。具有孔隙率高,耐磨性好、親水性好、微生物附著率高等優點。作為微生物的載體,影響著微生物的生長、繁殖、脫落和形態;其次載體起到吸附并且截留污水中懸浮物的作用;再次載體起到切割、阻擋氣泡的作用,可以增加氣泡在水體中的停留時間和氣、液接觸表面積,提高傳質效率。由此可見載體對于生物接觸氧化法工藝的運行效果和能耗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和意義。
聚氨酯填料載體上引入“懸掛空間”概念,旨在減少空間障礙,為微生物培養提供廣闊的代謝增殖空間,可使污水、空氣、微生物得到充分接觸交換,生物膜能保持良好的活性和空隙可變性,不致粘連成團。載體密度與水的密度接近,載體在水中呈懸浮狀,應用于流化池中,具有比表面積巨大,單位體積內生物量高,接觸均勻,傳質速度快,壓力損失低等特點。
聚氨酯填料由于能維持高濃度生物量,所以有容積負荷大,占地面積小,建設費用低,耐沖擊負荷大,不產生污泥膨脹,氧利用率高,運行成本低等優點,適用于煉油、化工、印染、釀造、皮革和造紙等各行業高濃度有機廢水的處理工程。
聚氨酯立體多孔隙結構能使不同需氧程度的微生物種群繁殖生長,外部附著微生物能迅速消耗水體中的溶氧,并將代謝產物轉移,載體中部的微生物繼續分解上級的代謝物,溶氧得到進一步的消耗,達到內部填料結構時,形成厭氧微生物種群,從而使載體由內之外達到厭氧、缺氧和好氧的微生物結構,實現硝化與反硝化作用同步進行,對大分子有機物和總氮、總磷等皆有很高的去除效果。尤其適合處理高氨氮工業廢水。
聚氨酯填料特點:
Ø 填料的比表面積大,微生物菌群能夠在其表面快速繁殖生長,形成高活性的生物膜,有效避免繁殖速度慢、產率很低的微生物菌群的流失,例如硝化細菌。
Ø 顯著提高生化系統處理效率和生化池的穩定性。
Ø 有效抑制難降解物質與毒性物質對微生物菌群的毒害作用。
Ø 明顯增強了系統對負荷、有毒抑制物質沖擊以及酸堿度和溫度的變化的耐受能力。
Ø 有效減少剩余污泥的產生。
Ø 實現同步硝化與反硝化。
聚氨酯生物填料指標參數:
|
比表面積 |
孔隙度 |
潤濕性 |
吸水性 |
電荷 |
參數 |
10000-30000m2/m3 |
85-95% |
時間短 |
200%最大 |
正或負 |
實驗報告:
|
|||||
序號 |
檢測項目 |
技術要求 |
樣品號 |
檢測結果 |
單項結論 |
1 |
密度 |
≈1.0 |
1 |
符合 |
P |
2 |
絲徑 |
0.6-1.5mm |
1 |
0.98 |
P |
3 |
孔隙率 |
96-99% |
1 |
97.3 |
P |
4 |
有機負荷 |
0.7-1.2Kg/m3·d |
1 |
1.1 |
P |
5 |
比表面積 |
10*104m2/m3 |
1 |
32000 |
P |
6 |
成品重量 |
17-60Kg/m3 |
1 |
21 |
P |
7 |
成膜重量 |
273-468Kg/m3 |
1 |
426 |
P |
檢驗結論:依據GB/T 14253-2008《輕工機械通用技術條件》,企業技術要求,所檢項目符合企業技術要求。 |
|||||
注: 1、本表“單項結論”中“P”表示單項結論符合技術要求,“F”表示單項結論不符合技術要求。 |